美国北京联谊会群策群力出版了一本书,取名《北京故事》,75名作者,75篇故事,向国庆75华诞献礼!这本书在洛杉矶和北京火了!不信你看,九月一日,本书主编、美国北京联谊会会长北奥,副主编、监事长许承武,编委、荣誉会长王玲,理事、作者刘万鹏、子涵、张梅、范丽丽、王长胜等人从洛杉矶飞到北京,在海淀区中关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赠送会。
北京方面出席的名人有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携夫人朱丹江,他为北京故事作序;中国作家协会原副秘书长白舒荣,她是香港《文综》杂志的主编,也是《北京故事》的作者之一;著名作家、编剧石钟山以一个普通作者身份投稿,当年他编剧的《激情燃烧的岁月》造成了万人空巷;著名作家顾晓杨先生,他是《不见不散》电影编剧,也是《北京故事》作者之一;诸位著名作家在发布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北京故事》由世界华人影视集团出版,彩色精装硬皮大十六开本,捧在手里会给人一种非常厚重的感觉,油然而生一种对千年古都特别崇敬的心情。
《北京故事》得到了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北京市海联会已经决定将《北京故事》作为一个特别节目,登上首都侨界隆重庆祝国庆75周年大会,届时《北京故事》的两位主编,张素久大姐和北奥将作为代表登台宣讲《北京故事》。
可以预见,美国北京联谊会出品的《北京故事》 必将进一步见证海外华人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血脉之情和拳拳爱国之心。
年初的时候,美国北京联谊会就把今年的工作计划向北京海联会领导做了面对面汇报,立刻得到了黄克瀛副会长和李晓卫处长的肯定与支持,他们在出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具体指导,书还没印出来,我们就把全书的电子版报给了海联会。
北奥会长和许承武监事长利用参加2024首都侨智大会的机会,再次当面向海联会领导汇报、并确定九月一号驱车前往位于通州的北京市委大楼送书。
当我们一行四人,包括王长胜理事和子涵理事赶到北京市委大楼的时候,侨联工作人员吴非和李晓卫处长早已等候多时了。
会见在一片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尽管黄会长早已看过书里的故事,当她拿到这本精装书时、仍然爱不释手地翻看并当场作出决定:《北京故事》将作为一个特别节目登上首都侨界欢度国庆的文艺舞台,请林婕处长具体负责落实。在我们离开前,每个人手捧一本《北京故事》合影留念!握手言别,相约国庆节再见!
中非论坛开幕之日,北京的街头一片繁忙,美国北京联谊会一行人一大早赶到通州,来到北京市归国华侨办公室,北京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苏泳和赵勤部长、常荣福处长、姜蕾科长等,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在刚刚结束的“首都侨智发展大会”上,我们见到了严书记和苏主席,大会的许多重要环节都是苏主席主持,特别是大会期间北京市侨联还专门组织来自世界各国北京会会长召开了一个座谈会,让我们倍感温暖和亲切。
苏泳副主席和赵勤部长充分肯定了美国北京联谊会集全会力量,响应领导多年来一直倡导的要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作为北京人,具体落实到讲好北京故事愈发显得重要。赵勤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美国北京联谊会出版《北京故事》为国庆献礼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北京故事》不仅仅是一本书,一份贵重礼品,更是广大侨胞一份爱国情怀,感谢你们向祖国献上的一份厚礼。
北奥会长深情地表示,从小在市委大院长大,大院里住着前后多任统战部部长和侨联主席,自己两岁进入北京市委幼儿园,父母都是市委干部,这次来到市委大楼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许承武监事长讲述了《北京故事》的初衷和征稿以及出版过程,强调了这是北京联谊会85名理事和800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王长胜理事和子涵理事也参加了赠书仪式。
崭新的北京市委大楼壮观大气、里面的大理石让整栋楼显得格外清新明亮豪气。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侨联,一定会把京城领导的深情厚谊带回洛杉矶,传送给每个会员。
北京欧美同学会是北京联谊会计划送书的第三个单位,这个举世闻名的欧美同学会,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出国人员增加,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后组建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也是海归人员之家。
邵剑辉处长,毛付国先生和赵楠女士接待我们,这几位干部很年轻充满了朝气,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对我们的诚挚热情。欧美同学会办公室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不仅有沙发座椅,还有各种家具摆设,以及来自全球各地送来的礼品。邵处长特意把我们赠送的《北京故事》端端正正地摆放在书架的中间,说一定要认真拜读,大家不禁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起来。
早在10年前欧美同学会庆祝百年华诞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提议增设海外委员名额,欧美同学会共有30名海外委员,包括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只有一位海外委员,美国拥有四位海外委员,北奥是欧美同学会海外委员。
正值午饭时间,邵建辉处长建议到市委食堂用餐,看一看市委干部午餐的质量,我们欣然跟着他们来到大食堂。市委食堂整洁干净,面积很大,几十张方桌和漂亮的椅子整齐摆放在那里,十几种荤菜素菜供人们随意选择。不仅如此,还有各式各样地方小吃,如甘肃拉面,四川红油抄手、北方炒饼和南方细粉,看上去就能够令人垂涎三尺。我们不仅吃饱了肚子,更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和真挚。离开欧美同学会,几位年轻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将永远印记在我们心中。
《北京故事》在京城得到一片赞誉,不仅是北京侨联、侨办对我们发出了邀请,西城区和朝阳区侨联也热情邀请我们访问,并且希望早日获得《北京故事》,期盼一睹为快。
朝阳区侨联主席黄文娟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干部,今年夏天朝阳区主办夏令营的时候,黄会长便主动联系北京联谊会,并且邀请了三名14岁孩子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安排得非常周全,让家长们感到格外温馨。负责夏令营的杨粤宁也参加了会见,他很年轻,热情能干。
当黄文娟主席拿到《北京故事》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手捧沉甸甸的北京故事,小心翼翼打开精包装,津津有味翻看每一篇故事,并且深情地说道: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个海外华人的责任,你们能够出版这本《北京故事》就是具体实现和落实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号召。
西城区侨联位于牛街,也让我们有幸再次有机会到著名的牛街一游。西城区的侨联主席付新宇和副主席林立热情地在办公大楼接待了美国北京联谊会北奥会长和许承武监事长。付主席也是北京人,在北京念书,在北京长大,两位领导听完我们介绍,又看到精美包装的《北京故事》不禁大为感慨,付主席连声说,看到这本厚重的《北京故事》就可以体会到你们联谊会的强大和付出,真是不可思议,这可是一份海外华人送给国庆75周年的礼物,也是给咱北京人脸上贴金。
付新宇主席还特别提到了明年四月西城区主办一个丁香诗歌节,她特别邀请美国北京联谊会参加演出阵营,包括诗朗诵、独唱节目。北奥会长当即答应,一定会派出最优秀的团队,表演最好的节目,并且保证所有演员都是西城的原住民,跟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渊源。
一本《北京故事》拉近了洛杉矶与北京的距离,让我们与这么多的北京领导结缘,相信通过《北京故事》连接,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硕果,产生更多更好的北京人的精彩故事!
前面一共发了四次送书的新闻报道,不少读者纷纷猜测第五个送书单位,到底花落谁家?今天(9月11日)美国北京联谊会一行八人在荣誉会长、主编张素久大姐亲自带领下,来到洛杉矶总领馆赠送《北京故事》您猜到了吗?
此次到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送书的八位人士,他们不仅代表北京联谊会800名会员和85位理事,同时也是《北京故事》作者,还是75位作者的代表。
带队的全球侨领张素久大姐、是共和国诞生之前的老北京人,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亲自给张素久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美国北京联谊会会长、《北京故事》主编北奥,执行会长张莉安都是地道北京人,副会长肖敏是高校联盟乒乓球队总教练,也是北京女婿的代表,北京联谊会青年委员会会长李鑫、秘书长李嘉璧,他们是华二代和华三代的代表。还有理事刘清泉,她的父亲曾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张齐英出国前给公检法系统做主旋律电影,早年跟发小在北京饭店开办《御茗轩》茶楼,新北京人。这些人不仅是北京联谊会的理事,骨干力量、都是《北京故事》作者。
郭志强副总领事在总领事馆会客厅接待我们,他和蔼可亲、机敏睿智,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官,履新洛杉矶之前,在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五年多。他充分肯定北京联谊会出品《北京故事》是爱国主义行为,并称这是洛杉矶侨界的一件大喜事。他称自己对北京联谊会非常熟悉,因为自己住在北京20多年,所以对美国北京联谊会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他感谢大家今天能够过来向总领馆赠送《北京故事》。
郭副总简单扼要谈到了华人社团的三个角色和三个任务,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是做好中美两国之间的桥梁,第二座桥梁是做好华人社团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桥梁,第三座桥梁是做好华人社团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华人社团,如果能够架起这三座桥梁,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光荣任务。陪同接见的还有年轻帅气、才华横溢、严谨周到的路君燮侨务领事。
《北京故事》必将在华人华侨的爱国史上留下绚丽的一页;必将留下灿烂的篇章;必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