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女大学生身份,孙某在网上结识他人网恋,诈骗对方40余万元。12月14日获悉,经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孙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2022年1月,没有经济来源的孙某,在上网时突然想到在网上博取同情,骗取他人钱财的主意。随后,他在贴吧上给自己立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大学生人设,在贴文里讲述自己被家人殴打,身患抑郁症,却无钱医治的悲惨经历。帖文发出后,朱某看到了孙某发布的信息,主动添加孙某为好友,表示自己同情她的遭遇,向她了解具体情况。孙某告诉朱某,自己是会计专业的大学生。为了取信朱某,孙某利用当时还是他女友的袁某的身份信息编造虚假身份,将帖文里的故事编入更多细节,成功取得了朱某的信任。朱某表示有需要会给孙某提供帮助。
2022年8月,工作上需要对账的朱某想到了会计专业的孙某,再次与她取得了联系,一来二去,两人聊天的频率增加,并确定了恋爱关系。生活困难、治病买药,孙某不断编造各种理由让朱某打钱,看过身份信息和视频、照片的朱某也不疑有他,爽快转账。
交往过程中,朱某表示需要写文案,孙某便将自己的“好友”介绍给了他。事实上,这个“好友”只不过是孙某以自己真实姓名虚构的又一个身份,这次的人设是“双警”家庭、父母双亡的独生女。随后,孙某用这个身份虚构投资草莓、柑橘等理由继续从朱某处捞钱。
收到钱后,孙某告诉彼时已成为自己妻子的袁某,手机那头是自己以前的战友,之前给自己帮过忙,让她语音跟对方说声“谢谢”。袁某并未多想,按丈夫的要求对朱某说了一句:谢谢大哥。殊不知,这声“大哥”让朱某对孙某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5·20”快递发来5颗金豆、日常的生活费、投资,截至2024年6月,孙某从朱某处诈骗了40余万元。
早在2013年,孙某便冒充单身年轻女子,通过微信引诱被害人吃饭,然后让他人以酒托方式实施诈骗,最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此次故技重施,等待他的是更加严厉的刑罚。
2024年11月25日,经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作出如上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