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如何赶上出海红利??一件代发无货源模式

  为了这期内容,我采访了身边很多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他们有的在做副业,月销售额在2-5W美金,有的在全职创业,月销售额可能10-200W美金不等,还有年销售上亿的大佬,基本单独品类做到全球前五,靠这个财富自由。

  各个梯度的都有,一般销售额太大的不具备参考意义,因为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很多年了,拥有了品牌效应。

  所以这一期,更多是大多数普通人都能参与到的跨境电商。好,闲话不多说,直接入主题,这期我们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分享。

  这个要相对去看,如果单纯从跨境电商讲,现在肯定不如前几年好做,毕竟发现商机的人会越来越多。但相对于国内电商,却一定是蓝海和风口。

  一方面是接下来全球QE,各个国家居民购买力暴增,那么对于商品货物的需求量就会上涨,而我们作为产业链最成熟的供应商市场,将有巨大的赚钱机会。通俗来说,老外更想买我们的东西了,那我们就要想着如何参与到分配链中去。

  另一方面,国内狼多肉少,属于超饱和状态,但国外狼少肉多,而且老外普遍都很有钱,看不上这个生意,也没有那么强的积极性和执行力。所以对于具有牛马精神的中国人来说,就有了天然的竞争优势。

  这不是开玩笑,全世界来看,最能吃苦耐劳且把中小微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唯有中国人。能把进出口商业模型玩出花儿来的,也只有中国人。

  做跨境电商相当于一次低成本的创业,首先你要学会如何在思维上降维打击,学一些“奇技淫巧”。这不是个贬义词啊。

  在我的理解里,循规蹈矩是没有前途的,而想成事,就必须要学会在思维上弯道超车,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重要,哪些能花最少的时间干大事,哪些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

  跨境电商,既然是电商类的创业,那么如果你有创业的经营,哪怕是摆地摊这种微型创业,对你的工作思路都大有裨益,你知道了什么是选品、什么是流量,什么是用户体验。

  如果你没有任何经验,那最后只能拼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及时间成本,这个要看你个人的灵性和悟性。你要评估你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进行下一步。

  亚马逊类似于国内的京东,它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用户的体验感,所以你要跟亚马逊合作,就要先把货发到亚马逊的仓库里,这样只要有人下单,亚马逊就可以自动发货。

  看似简单,但其实BUG很多,主要是在于流量费特别贵,这个流量费类似于淘宝的直通车,是按照点击收费的,别人只要点击就收你三四美刀,而且如果品没有爆,那你就要把货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面的物流成本极大,即使不要了,亚马逊还会收你仓储费和销毁费。个人不建议小白做。

  独立站,这个相当于国内的有赞商城,是独立于任何平台的之外的个人网站。老外有一个属性,就是对独立站比较欢迎。但独立站也有一个BUG,就是所有流量费都要自理,意味着全靠你一个人从其他平台上引流。

  TikTok,这是海外版的抖音。现在发育非常好,用户增量每天都在暴涨,独有的算法机制成功的把老外的时间也吞掉了。所以做TK的逻辑,就是降低你的流量成本,可以给你的亚马逊引流,给独立站引流,也可以做TK自带的小店,形成商业闭环。

  第四个平台是TEMU,这是海外版的PDD,目前在国外也很火,但不适合普通人去做。PDD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极致的性价比。这意味着海外TEMU也会将价格压到最低,如果你没有厂家资源和超强的供应链,你凭什么跟别人打价格战,凭什么跟别人去竞争。而且价格是没有底线的,普通人最后的宿命只有亏钱。

  这个涉及到实操,我只能挑拣核心去说。Tk的玩法也是国内的迁移。如果用国内对比。一般电商带货,就是直播和短视频。

  但直播这玩意,你没有白人主播,你也花钱请不起,制作成本太高,不好做。但短视频的空间就很大了,你可以通过素材剪辑和AI辅助,完成短视频内容的创作。

  你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臃肿的卖家,就像线下开店一样,你需要进货,堆库存,定价,上货,装修,销售,客服……

  你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内容创作者。你要问自己,你适合创作吗?你看到一个商品,能用视频拍摄和文案很好的表达出来吗?如果没有创作能力,那么你能通过二次剪辑,拆解爆品内容,复刻出来相同效果的视频吗?

  比如有人在生活中,特别喜欢种草,种草就是给身边朋友推荐自己买过的好东西,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朋友马上跟着下单了。

  如果有创作思维,那么就有机会能做成。这时候你只是充当销售的一环,渠道的一环,你要负责创作内容把流量勾进来,先学会赚佣金。

  国内小黄车去年特别赚钱,相当于捡钱,只要你发视频能说出来是干嘛用的,什么效果,解决什么痛点,挂个小黄车就能赚佣金。但今年不好做了,因为做的人实在太多了,平台对有人设(真人出镜)重点流量扶持,一些靠剪辑的已经赚不上什么钱。

  但国外不一样,现在的国外就相当于去年甚至前年的国内抖音,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陆续开通小黄车,属于TikTok上的商业闭环,这就是信息差和时间差。

  小店的优点在于,什么都不用你管,你只需要选品,做内容,挂链接,然后拿佣金,很适合新手去做,但缺点在于利润肯定没有做独立站那么高。

  而独立站(shopify)呢,就想对比较复杂了。这相当于你线上的店铺,你需要开通权限、需要装修、需要设计你的店铺品牌和落地页呈现效果。

  但如果想赚更多钱,一定要做独立站,因为独立站做好了你是躺着赚钱,还可能出现用户的复购率,源源不断为你送钱。

  关于怎么开通,可以找某宝几块钱搞定,关于怎么设计,这个你可以自学,也可以找设计师朋友,难度不大,就是费时间,但并不是跨境电商的重点。

  选品能力在跨境电商中非常非常重要,好的品是一切的基础。你需要很好的嗅觉,找到适合市场的。

  而且选品不是谈恋爱,它不是感性的,你认为好就是好,而是消费者认为好就是好,是根据大数据测算的。

  3、高客单价,一定要卖35美金以上,这样才有利润可以赚,而且你还要有投流的成本,折损的成本,都要靠利润覆盖。

  5、选的品一定要有历史的爆款视频,爆过的还能继续爆,但没曝过的,很可能永远不会爆。你没有那么资本去测试一个爆不了的东西。小白做这个,首先要学会抄作业。

  1、打开TK,搜索相关视频,关注短视频带货博主,看他们每天在卖什么,找三个月内点赞在1万以上的视频,大量关注,系统就会给你一直推送相关视频。然后大量去看浏览老外的评论,比如欧美天气马上会冷,那么是不是关于供暖的创意商品会诞生大量需求。关键这种方法是免费的,要靠你去大量去看去研究。

  2、“Tiktok创意中心”,谷歌搜索进入, 通过热门榜单实时查看爆品,还有热度趋势,这是简单容易,你需要寻找那些转化率高,而且刚爆起来的品,然后快速制作相关内容。

  3、这是一款很好用的SPY工具,可以直接定位到用户市场,上面有别人的投放数据,比如他花了1-2千美金,意味着效果不错,最重要会告诉你哪些新品刚开始爆,相当于直接看到了风口产品。但这个工具需要付费,基本行业都在用。

  素材可以把品买回来自己拍摄,也可以用网络上的素材。自己拍摄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镜,如果你是中国人,那对老外没说服力,肯定不出镜好。如果你有国外友人资源,那再好不过。

  这个是公式,但具体还需要大家去理解,看不懂的,可以看看国内这些人怎么去做,他们前三秒是怎么拍的,大量总结复盘,得出自己的玩法模型。

  素材是第一要素,仅次于选品,甚至大于选品,因为缺乏吸引力,那基本跟爆品无缘了。

  然后是测试。测试分为自然流和投流。自然流就是你发布以后,靠平台自我推荐,如果数据不错,还会进入下一个流量池,看的人越来越多。而投流呢,就是花钱买流量,如果数据不错,可以直接爆单。

  做跨境电商这些老炮,基本都在玩投流,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主要讲究的是效率,1-2天一个品的去测试,高频试错。一旦收益成本高于投流成本,那么理论上就可以无限去投,可能一个品卖爆了,上百万美刀就入库了。而且投流也有窍门,就是在研究平台算法,这个也特别有意思,以后再讲。

  对于新手来说,我建议是先从自然流摸索,先看自己的数据如何,如果数据不错,再去投流,助推自然流,循序渐进。不要一上来就投流,结果钱花出去没效果,很容易心态崩掉,不愿意继续做了。

  测品讲究高频试错,然后迭代优化,最需要耐心,可能9个品不爆,但第10个爆了,就可能赚一大笔。但很多人可能9个品没爆,就不愿意做了。

  如果TK小店做好了,那就要拓展到自己的独立站,独立站才是归宿。但独立站需要自己去寻找货源。

  你不要以为独立站的跨境电商,需要自己囤货,然后傻乎乎的通过国际物流送到老外手里,老外一看不喜欢,再给你退回来,能赚钱才怪。

  正常做跨境电商的逻辑,就是无货源一件代发模式,即:手里不囤货,只做中间商赚差价。

  而选择跨境电商无货源供应商就很重要,需要保证成本,商品质量,物流时效性和安全性,要照顾到老外的购物体验。

  常规有阿里的速卖通,还有一些国外的一件代发网站已经有大量的国内商家海外仓,比如zendrop、bigbuy、gelato等等都很好用,而且海外直邮可以有税率和物流效率上的优势,再不济还有国内的1688。

  在国内,供应链非常重要,尤其是私域电商,但跨境公域电商,更多在于如何卖出去,渠道比货源更重要。

  其次可以去做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基数大,虽然高溢价能力较弱,购买力一般,但对中国商品比较受欢迎。

  这两大市场,TK的渗透率较高,而且普遍年轻人比较喜欢,接下来慢慢的也会跟国内一样,形成内容电商的氛围,属于高速发展的赛道。

  上面的内容对大多数人来说,感觉比较难,因为很多人连第一关的科学上网都不会,也从不浏览,比如油管、ins、facebook等平台的内容。

  这就有些难度了。但正是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难度,已经惧怕学习未知领域的门槛,阻挡了更多人去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换句话说,这个游戏如果门槛太低,那么跨境电商红利又因为内卷而快速结束了。

  在中国做生意,就像是黑暗丛林,你要偷偷的,但凡是被发现了,就会有一大群人进来狙击你。老家的亲戚昨天在家族群里吐槽,之前开奶茶店,旁边开了5家。年前开了一个串串店,生意火爆,没想到今年隔壁开了3家,然后拼命跟你打价格战,现在都没生意了。

  我跟他说,没办法的事,中国人实在太多了,你要在这里赚钱,要么有成本优势,要么就有技术壁垒优势,你啥都没,门槛低,迟早被踩烂了。

  关于跨境电商,内容其实还有很多,靠这几千字根本写不完,朋友塞给我十多万字的案例教学,但我不能发到网上,这也是人家的知识产权,靠辛辛苦苦花钱堆出来的。而且他不做教学,只闷声发大财。

  我看看,等他不忙了,有空了,是否能请他做个线下的讲座,实地传授一下经验,如何快速破局,如何赶上出海红利,教更多人闷声发财。

  如果有相关简单的问题,也可以在星球问,我找他要答案,我也会找时间更新一些基础攻略。这玩意主要是做,而不是想,万事开头难,越做越简单,做通了就是捡钱,做不通就是无缘。

  其实我的精力有限,主要研究还是经济学和宏观政策、楼市等。但我这个人吧,兴趣比较广泛,喜欢研究所有事物的原理和发生过程,一切赚钱的模型推理。

  这些年自己投资了很多项目,也利用职务之便,在身边维系了一些真正的实操大牛大佬,做教育、心理学、电商、汽车、养生、茶道、科技、餐饮、医疗等等很多高手,他们都喜欢学习和分享,比较低调,人品都不错,在一起经常聚会聊天,互换信息和资源。

  我一般做一期内容,都会对他们进行采访,口述几万字然后吸收总结,再去用大白话分享给我的读者。大家爱看,我就多分享一些。这是一个共创号,未来走向何方,取决于你们……

  本文完,如果喜欢,请点个赞或在看。可以加入日富一日研习社,我会在里面每天写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5600多投资爱好者共同分享财富保值秘密,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