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通达:“一县一园”、快递进村,促进城乡双向流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更快捷:蕲春至广东货物直达专线开通,实现“今发明至”。市内“朝发夕至”也越来越多。
更高质:花湖国际机场黄冈城市货站,打通跨境物流新通道,航线直达越南、菲律宾、以色列、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智慧:以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为代表的“数智物流”加速成长,形成“智”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近年来,尤其是2023年以来,我市围绕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统筹推进交通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加速打造大宗物资物流体系和区域大市场,为物流业进阶提升写下生动注脚。
黄冈,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今年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9.69亿元,同比增长7.7%;全社会货运量1.13亿吨,同比增长17%;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85%和23.8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占比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9月10日,黄冈市临空经济区顺丰冷运中心园区分拣工区内,寒气逼人,工人们正在打包分装冰淇淋、肉夹馍等产品,再放入传送带传至自动分拣机,经自动称重、识别等程序后,然后装上顺丰冷运的车辆发运。
“整个物流园以高标准冷仓为主,也有干仓,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顺丰冷运(黄冈)中心负责人黄府军介绍,园区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已有21家企业签约入驻,日均发送电商件5000多单。
下围棋讲求“做眼”,“气眼”一布,满盘皆活。黄冈市临空经济区顺丰冷运中心园区就是花湖机场物流通道的“气眼”之一。
黄冈是武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1条黄金水道,紧邻3座机场,贯通8条铁路、纵横9条高速、飞架10座长江大桥,铁水公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原因何在?没有大型公共仓、物流企业小而散等是重要制约因素。没有仓库,物流就没有缓冲和腾挪的空间,大的物流公司也难以落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秉持“哪里不足补哪里”的理念,坚持“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2023年以来,围绕“一年强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大发展”目标,市建设大宗物资物流体系和区域性大市场工作专班将干线运输类物流、仓储类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强基补短,全力构建以仓储为核心的高效协同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三级物流体系,加快形成“一个中心、多点布库”的格局。
市级层面,聚焦电商分拨,鄂东(黄冈)数智物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着力打造华中区域物流集散地和区域分拨中心,为全市快递快运提供仓配分拨服务。围绕对接花湖机场,黄冈市临空经济区顺丰冷运中心园区一期已投入运营,鄂东邮件处理中心正在加快推进主体工程建设,黑豹综合物流园项目今年有望建成投产。
县级层面,“一县一园”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有罗田、团风、浠水等8个县级综合物流园投入运营,麻城正加快园区设备进场,黄州正加快城配中心建设。
“园区已吸引众多物流企业落户,蕲艾云仓入驻率达86%。”蕲春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蕲春智慧物流园(蕲艾数智云仓)自今年5月份试运营以来,聚集效应已初步显现。园区运营商湖北艾都数智云仓供应链有限公司招商总监朱厚钢说,目前蕲艾单日出港件最高峰时突破1万件。
打造大平台,更要畅通“微循环”。为完善三级物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2023年,我市按照“一县一中心、一镇一站点、一村一网点”布局,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县级快递配送中心均建成运营,共建成物流综合服务站117个,以合作3家快递公司为标志的村级寄递物流网实现全域覆盖。全市A级物流企业总量达到39家。
“我们网点一天要收快递两三百件,村民遛个弯的时间就能取快递。”黄州区堵城镇龙王村快递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涂又松说,自从快递进村后,村民网购意愿大幅提升。
9月10日下午3时许,蕲春智慧物流园(蕲艾数智云仓)内,安中京科物流门前货物成堆,工作人员正忙着卸货、分拣、转运……现场一派忙碌。
“这些都是刚刚从广州运回的货物,我们会马上送给客户。”黄冈市安中京科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东林介绍,自从开通蕲春至广东货物直达专线后,蕲春与广州、东莞等地每天都有大量货物互流。
黄冈市安中京科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今年落户蕲春智慧物流园(蕲艾数智云仓),并于8月11日开通蕲春至广州、东莞等地货运直达专线。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从蕲春到达珠三角地区只需12个小时,相较以往,运输时间缩短一天,成本至少降低10%。”陈东林表示。
为有效破解物流通道不畅、成本偏高等难题,2023年以来,我市多举措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资源整合,围绕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不断推动交通设施、“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2023年2月16日,黄冈至武汉集装箱城际航线“天天班”开通。集装箱在唐家渡口岸上船,到阳逻转运,降低运输成本14%以上。仅10个半月,在黄冈下水的集装箱就达到4.5万个标箱,还新增武穴振航码头装运点。
与此同时,我市还开辟黄冈至山东的纸浆班轮江海航线、黄冈至湛江江海联运内河集装箱航线、黄冈—阳逻—四川—河南南阳散改集铁水联运线路、宁波—黄冈江海直达航线等,助推黄冈在更高水平打开对外通道上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6月,位于黄冈市临空经济区顺丰冷运中心园区内的花湖国际机场黄冈城市货站正式投入运营,为黄冈新增“空中出海口”。连接黄冈和鄂州的燕矶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从黄冈城市货站到花湖国际机场仅需20分钟车程。
在运输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交通硬支持也迈出新步伐。一批正在推进的大交通项目,更为我市加快推进物流通道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在黄冈市区,服务于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跨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主塔已封顶。大桥建成后,黄冈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车程仅需15分钟。
在武穴,武穴港区多式联运项目施工正酣。项目新建6个5000吨级泊位和全长18.37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建成后,京九线将首次在长江北岸与黄金水道实现联通,对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区域对外开放、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麻城,总投资10.05亿元的麻城石材铁路专用线正加快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建成后将通过京九大动脉与港口实现“铁水联运”。经测算,铁路运输价格约为公路运输的一半。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一条条新线路、一个个大项目,打通运输“肠梗阻”,更为物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进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大厅,一块长方形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实时境内行驶车辆数、当日境内累计行驶车辆数等区域内物流态势信息,格外引人注目。
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于今年6月15日上线,是我市物流行业迈向数智化的关键之举。平台围绕“人、车、货、场、仓、企、园”等物流产业链元素,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1+N”的模式建设。平台包括大数据中心、物流服务平台、物流驾驶舱、企业物流云、运营支撑平台五个子系统,提供车货匹配、线上签约、在途管理、运单跟踪、交易结算、服务评价和物流大数据分析、行业趋势分析、企业数字化管理等功能服务,实现货源与运力高效匹配、交易结算线上化、订单全程可视化。
“我们将以物流为基础,以供应链改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帮助运输物流企业降本增效。”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负责人陈艳红说,平台全面整合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物流信息资源,正努力打造成为区域生产企业的好帮手、物流企业的好助手。
运用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物流,是新时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只是数智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我市立足新形势,抓住新风口,不断推动大宗物资物流乘“云”而上,着力打造黄冈物流“智慧大脑”,有力提升智慧物流运营能力。
在宏观层面,除建立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外,还成立武鄂黄黄物流发展研究院,由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道路运输和物流事业发展中心牵头,引入多方资源参与,全面开展全市物流运价调研,摸排各县(市、区)物流成本状况。针对不同货物种类、不同运输方式,发布物流运输价格表,为物流运输行业提供指导。
在微观层面,大力推动物流园区运营智能化。黄冈市临空经济区顺丰冷运中心园区引进顺丰先进的分拣系统等平台,突出大数据应用,可实现快件自动分拣、称重、塑封、识别等。罗田县大别山特色农产品智慧物流园立足功能分布,形成以销售、质控、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为主的“前店”,以“仓、运、配”为主的“后仓”,搭建起“前店后仓”、“双线”并进结构,并大力建设“冈好购”平台,数智化特色明显。蕲春智慧物流园(蕲艾数智云仓)建立数据交汇中心、大件物流转运中心、末端集包共配中心、电商“一件代发”中心、流量经济产业中心、蕲艾立体仓储中心等六大中心,正逐步形成“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这个仓建好后,我们将启用智能化机器人,实现‘货找人模式’,配货员只要等货物被搬到面前,取下打上条码标签即可。”在蕲春智慧物流园(蕲艾数智云仓),朱厚钢指着正在建设的蕲艾云仓介绍。
物流联通,经济脉动。当前,我市正加快构建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快速增长的物流业正不断释放发展动能,为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